“环境与建筑” | 妹岛和世+西泽立卫2017演讲实录 PART2

作者/Writer:郭安娜 2019.08.09



Garden& House

c5772b1ddd8169e6c70185cec3841807.jpg

©Iwan Baan


西泽

“Garden  &  House”(2011年)位于市中心,建在高层公寓和工作室林立的高密度街区,坐落于一处大楼与大楼之间的8*4m的场地上,是一栋办公住宅两用的建筑。刚去现场勘察时,那里还只是一块空地。但是左右两侧高达40米的墙壁,让我感觉自己像是来到了一个大溪谷的底部。甲方的两位女性是工作伙伴,她们的需求是建一栋适合居住的工作场所。在现有场地上,平房很难满足使用要求,如要满足客户的愿望,只能做多层空间。通过楼板的水平堆叠,划分出的每一层都是独立的带庭院的房间,并通过垂直的螺旋楼梯连接,使各个独立的空间又能组合成一个整体。每一层的房间和庭院功能都有所不同,同时,同一间房也可以有不同的功能,庭院也是如此。我们的想法是,生活空间不应局限在室内,室外也可以利用起来。比如说,庭院不仅可以是洗衣的地方,也可以是讨论的会议室。每层的庭院都设置了绿植,这些植物的枝条即可以跨越楼板的限制,也可以跨越水平界限向外伸展,赋予建筑多变的外形,这也是我们的亮点。


353403944a7fe1282455f9432b6eb2e4.jpg

©Iwan Baan

b01a5bead0b04546bc6a7258a85700a4.gif

©SANAA

191ecd2e85403ec60fe443a299aa162c.gif

©SANAA


在功能布置上,靠下的几层主要作为工作场所,往上几层则拿来做客厅等,因为越往上,越安静,光照也更好,所以把私人空间设置在上面。同样的,在庭院植物的设置上,也遵照其习性,喜光的就放在上层。二层临街的一侧,我们设计了一个围绕庭院会议室。站在街上看,路过的行人说不定会以为这是个夹层露台。


此处大楼林立,因此,我想在这里建造出一个如身处溪谷,带有强烈冲击力的家。


东京小平市立仲町公民馆・图书馆

dd583dbaf6c0a20649bb6740d2de4f56.jpg

©Kazuyo Sejima & Associates


妹岛

接下来我介绍把两个馆合二为一的例子,这个设计与我们之前的作品不同,算是全新的尝试。


小平市立仲町公民馆与图书馆(2015年),这是一个公民馆与图书馆一体化的终身学习设施。原本这片土地上建有一个3层高的钢结构的图书馆,距离它1到2分钟路程的地方建有一个小型公民馆。小平市政府的计划便是,把这两个馆合二为一。


基地位于交通量较大的青梅街道,其周围还保留着从前的绿道、水路和田地等,是个向四周开放的场所,因此,能让周围的居民从四面八方进入这建筑。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让环境和空间功能相匹配的设计方案。首先,这样两个完全不同功能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融合的功能区,所以我们在新建筑中,也尽可能去塑造更加新颖合适的空间。一层的各功能部分相对独立布置,到上层才渐渐地合为一体。人们可以从原有的入口进入,也能从这个入口穿到另一个入口,还能从其他不同的入口进入这该建筑。


f1231789645c8433d0fb6468e2ded664.png

©Hisao Suzuki

ef8f6e0212369479dd69ed93cefef1fe.gif

平面©Kazuyo Sejima & Associates

fb38fd935beeb40924f1846bb38f6848.png

©Hisao Suzuki

7070f7be87b1039a5c64bbd53d2bce52.png

©Hisao Suzuki


场地周边的建筑高度都不低,且基本都是平屋顶。假设我们也做平屋顶,那势必会加强与周边建筑的整体性。但这样做就不能实现方案中那些复杂的功能体块,因此我们因地制宜,改变天花板的高度,把每个小小的功能区都当成不同的空间来考虑。外墙我们使用了铝合金,既能反射柔软的光线,也能起到遮挡日照的作用。


我们一直都很重视将建筑融入外部环境,但在这里,建筑是作为独立的整体在考虑与周边的渗透交流。附近既有幼儿园,也有独居老人的公寓,又有咖啡厅等。我们希望建造的建筑是,从不同方向过来的人,能从这里判断出周边的氛围。所以我们把每个体量的正面都直接对外,通过内部交通的联系,让内部与外部的关系更加立体化,不是更能加强与环境的沟通吗?


墨田北斋美术馆

bbcc7a64d9d0fcaa139f7785195e1095.jpg

©Vincent Hecht


妹岛

和小平市立仲町公民馆同时期开展的项目就是墨田北斋美术馆(2016年)。业主打算建造一所美术馆,用以展示墨田区出生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及其门人的作品,并提出要求,希望建筑物几乎不要有自然光的照射,这样有利于作品的保存。另一方面,因为这个项目位于当地公园网球场的旧址,业主希望这个美术馆能保持原有的功能,并能提供一个举办讲座等活动的空间。因为周边的建筑都是小体块,没有大型的建筑,因此我们决定采用切割的方式,将比较完整的体块,用几条裂缝切割成与周边建筑体量相仿的组合体。


13aa0894b386c3b2c8c3da48550ac328.jpg

©Laurian Ghinitoiu

4e1344d137a8dbca1784b51be96d4c8d.jpg

©designboom.com

eab82958af0369d389a408ef4401af7f.gif

平面 ©Kazuyo Sejima & Associates


为了配合裂缝切割出的体量变化,建筑立面做成了倾斜状,各层平面也随之发生灵活的变化,保证足够的开放度。外墙面采用铝板,公园绿地、附近建筑和天空等等周边的风景都淡淡地、柔和地倒映其中。北斋先生的画有一个很有趣的点,那就是同一幅画里能同时展现出各式各样的透视,我们建造的这个美术馆也是一样的,周边的风景可以从不同角度映射到外墙上构成新的平面,从而产生全新的风景。


鹤岗市文化会馆

467ca7fc8e9890a2f284a6d3d258d09b.jpg

©architectmagazine.com


西泽

鹤岗市文化会馆(2017年)是山形县鹤岗市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会馆周围环境静谧优美、留有很多低层的古建筑遗迹。旧市民会馆位于市中心,当地人很喜欢来这里。刚开始接触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听说这里曾经是所有市民都能上台表演的公共建筑。之前这里采用的是19米的轻型钢结构,在改建时的要求之一就是把这个结构增加为30米;基地位于住宅区,旁边有历史名校致道馆。这样带有大型钢结构的大体量建筑要如何与周边低层的房屋体量融合在一起,是我们这次设计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的想法是,以基地最边缘的地方为中心布置最大的体块,在这个体块的结构上设置小碎的屋顶,向四周逐渐降低高度,最靠近街道的那边做成平房,这样一来临近致道馆和周边住宅的体块就显得和谐许多。这个会馆的魅力在于,这是个“为此地而生的会馆”,市民不仅可以参观,也能作为表演者登上舞台。基于此我们也提出了另一个想法,中央的舞台大厅被“葡萄园”风格回廊包围,平常有表演时就作为连续的坐席使用,整个空间不分表里。回廊日常对市民们开放,方便大家在公共空间开展各种活动。在有特别演出的时候,回廊的活动隔墙也能分割出不同的空间。


45bbf136574d4e86d8be7cfe3a9efd36.jpg

©architectmagazine.com

fa4c2de30f3853af003bca35d5c58842.jpg

©architectmagazine.com


妹岛

在基地和致道馆之间有道钢墙,我们和市政府、文化局商量过后决定把它拆除。这样一来,音乐厅和致道馆的景观就能连续起来,住在两边的居民们也是第一次能眺望到对方。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让这片土地真正地变成一个整体。


8195a8fa1a4fda3faafaebf09c628b7c.jpg

©architectmagazine.com

4dca9541d2fd27eb35958922f25c4e69.jpg

©architectmagazine.com


西泽

音乐厅有1120个座位,为了使坐席和舞台形成统一感,我们尽可能控制其进深不会太深。德国建筑家汉斯・夏隆(1893年-1972年)当年建造柏林爱乐音乐厅时就采用了“葡萄园”式的方法,把座位设计成葡萄田那样铺排开来,这样做的好处是,整个音乐厅保持宽敞的同时进深也能做到足够浅。每个看台座位的形状和位置的体验感都不一样,让人每次选择不同的座位时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从舞台上看观众席是不对称的,站在演奏者的角度上看,台下不再是冷冰冰的观众席,而是一位又一位热情的观众。这种风格之所以叫被称为“葡萄园”式还有另一个原因,观众席是几个组团错落分布而成的,即使身处2楼的观众席,不需要走出音乐厅也能直接走下来。特别是在安可时,观众能更方便地从座位上离开,自然地围绕在演奏者身边。这样充满整体感的音乐厅正是我们想要的。


8ad2f89993cbb08859a6d713f2e2ff56.jpg

平面 ©SANAA

6080c03ac147876bc93b6073a56fe0ec.jpg

剖面 ©SANAA


妹岛

“葡萄园”式的另一优势在于它的音响效果。观众席被片墙分成几个区域,而这些墙壁也成了一种反射板,让音效更加优质。实际坐在座位上,不仅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柔和、圆润,每块观众席自然形成围合区,个人隐私性也增强了。每个座位的形状和位置随着场地而变化,大家每次欣赏音乐会时也会禁不住想尝试不同的座位。


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扩建计划

4854a36f13ed92f76efff28cb140d39f.jpg

©SANAA


西泽

接下来讲的是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项目,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扩建计划(将于2021年完成),我们将在州立美术馆旁边再建一个别馆,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所在的公园里,在海角的位置还有约翰·伍重(1918年-2008年)设计的悉尼歌剧院。

47a6eaa10e57c0911232f2d995a0072b.jpg

©SANAA


美术馆所在的海角公园,地形复杂,向着海湾倾斜,而在基地内有一条地下高速铁路,上面是人工地基,此外,还有一条从海湾穿过海角公园的通勤线路需要保留,以保证馆内员工即使在扩建后也能通过步行到达。可以说,我们的项目面临着一个复杂的基地条件。


我们的建议是,结合周边地形设置画廊,一个从山上一直延伸到海角连接着新旧两馆的公共空间。


09320cd189c071059661a700cdb8a93b.jpg

©SANAA

bc5ce1db07d7cbb9c17551745f8d0234.jpg

©SANAA


妹岛

参观美术馆的人可以在欣赏这个景观公园的同时欣赏作品,此外,不看展的人们可以从底部散步至顶部的庭院,我们的目标就是做这样一个,可以自由走动的空间。


丰岛美术馆

4ef8dc076c7fe17816f83d673d861c7b.jpg

©architectural-review.com


西泽

当年(1987年起),距丰岛不远的直岛,在福武集团董事长福武总一郎和安藤忠雄合力打磨下成为艺术朝圣岛,岛屿风光与建筑和谐共生,开启了直岛的新纪元。在直岛(2010年)第一届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影响下,丰岛也决定建造一所美术馆。

0f5eb113aacaafd87ec0ee942975cc06.jpg

©architectural-review.com

492f1277e78f8f17065ede19cef8ec69.jpg

©architectural-review.com

74169e5827ecd4c7fe9655174f135300.jpg

©architectural-review.com

7f3b227e3f6a72f4613d186f576cf121.jpg

©architectural-review.com


丰岛美术馆跟我们常见的美术馆有很大不同。这个美术馆里只展出一件内藤礼老师地作品,而且永远不会更改。不更换展品,意味着建筑与作品、环境是永存的,那么整体的连续性就是我要考虑的问题了。最开始的设计时,就想利用自由曲线来设计,如果用直线来建美术馆,就要开拓周围的地形。使用自由曲线可以建筑一个和周围等高线相匹配的建筑,这样就不会对周围的地形产生影响。因此我便决定用自由曲线来建这个one   room。曲线不仅仅是平面,在立体上也需要体现出来。我和结构师佐佐木睦朗一同讨论沟通后,最终选择了混凝土壳体结构。混凝土外壳长边为60米,短边为40米,没有支柱和壁支撑。壳体结构尽可能地做低,鹿岛建设的丰田郁美老师提出一个施工方案,使得外壁做到了最低极限4米。我们在做好基础之后先用土堆成小山,然后用土型枠夯实,然后在表面抹水泥灰浆,最后此为模板搭接钢筋,浇筑混凝土。最高只有4米,与其临时做脚手架,不如直接用筒搭着更快。又因为曲面是三次曲面,需要能自由控制形状的材料,混凝土是最合适的了。在壳体表面我设计了一个大开口,用混凝土固定住后,从开口处把多余的土拿出来,这样壳体下的空间就形成了。


53cc38b93b1e1c5db7c972dfe914a6db.jpg

©SANAA


一般来说这种壳体结构的建筑是需要做的高才更稳定,但是在这个地方做得这么低,是有原因的。在这个被自然所围绕的地方,突然之间建起一个建筑物,必然会很突兀。这么说吧,我的目标就是,与其在这建一个像体育馆一样的东西,不如建稻田啊山丘啊斜坡这样看不出是建筑物的建筑。将美术馆设计成弧形,为的就让建筑成为环境的一部分,这就是我想要的和谐。


在顶上的大开口,我原来是考虑封上的,比如说玻璃,最后决定还是不动,就这样做成开放式的建筑。我们同内藤礼老师沟通,让雨水和风也成为展品的一部分,内藤老师的作品,就是从微微弯曲的地面上一个一个的小孔流出,沿着倾斜的地面流动,最终聚集在一起的水珠。这样自然与艺术的一体化不是很有趣吗?


犬岛“家计划”

e19ee867dda3b2a602c7160e3811003c.jpg

©architectural-review.com


妹岛

最后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个项目叫“家计划”,它在丰岛和直岛附近的一座小岛—犬岛上开展的。这个项目在犬岛的村落中开展,旨在创造人文与艺术结合为一体的全新景观。

开始做这个项目,缘于某次和福武先生的对话,他问我:是不是与其建一个大型美术馆,不如用艺术再现散落在村落的空屋,这样更能增加当地的凝聚力呢?这个问题让我开始思考,能否把整个岛屿当作一个美术馆,然而第一步应该要做些什么,我又有些迷茫。


fe111379dab4b2a7ace37ffe3f377c21.jpg

©benesse-artsite.jp


“F邸(2010年)”的地基,位于供奉着石头之神的山神社的山脚下。这里有供奉着石头之神的神龛和石阶,是个与“石头”息息相关的地方。我打算把石头重新堆积起来,和木块混在一起组合成新材料。这次翻修对我来说算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把旧材料与新材料调和,对旧材料进行打磨,整体走复古还是全新的风格,我在什么也不懂的状况下摸索。


把原本是平房的建筑改造成艺术画廊,为了展示艺术作品需要拆掉内墙,来保证大空间。但是拆掉墙壁,这个建筑的抗震结构就没有了,于是我们在这个建筑物外部的两侧增设了用墙壁包围住的小庭院,以此当作抗震墙。被抗震墙围着的庭院内侧是镜面铝材质的,通过反射也可以欣赏艺术展品。拆掉内墙的建筑变成只有支柱的宽敞透明的画廊空间。与其说人们是在在展览室里欣赏艺术,不如说是在那个地方体验艺术和人文和村落的气氛。


7ad29a5f2ce61ed8af5e2a0907569810.jpg

©benesse-artsite.jp


下一个我讲的是“S邸(2010年)”。这里原本的建筑已经基本倒塌了,必须要重建。我们采用丙烯酸这种新型材料,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建了用丙烯酸作为结构材料的画廊。最初,我们想做跟大弯道平行的,带有弯曲的丙烯酸结构的细长建筑,但是因为道路的弯曲曲率非常平缓,如果要做这样的丙烯酸墙,丙烯酸就要做得很厚,到时不管是制造费用还是这个体块,都会相当的大。因为犬岛没有一个能给大轮船停靠的港口,也就是说,因为岛内几乎没有汽车,所以用人力来搬运大的材料是不可能的。了解到这一点,要使丙烯壁变为稳定的弯曲率强的曲线而能够自立,我们把丙烯的厚度从80毫米减到40毫米。这是我第一次注意到,在这安静的村落里,几乎所有的建材都是用人力来搬运的轻质材料。这个村落不适合道路线形那样的弧形,反而适合人体尺度的弧形。如果是这种小规模的材料,在保持节奏和秩序的情况下,即使是材料有所不同,也未尝不能和犬岛的风景形成和谐的搭配。


83e8089b5932e252fa14514607f372d4.jpg

©benesse-artsite.jp


再接着讲“C邸(2013年)”,这是用空房子改造而成的画廊。这个建筑物是个大型住宅,非常结实坚固,部件也很齐全,骨架和瓦片都可以重新利用。为了使现有的结构体改建后更加稳定,我们把水绳从各个地方穿入,这个建筑的外部有很多可以拆卸的卷帘门,是个可以半户外化的开放式木结构建筑。根据不同展示作品的需要,你可以让这里变暗,也可以创造出一个像平静的光射入土壤那样的空间,空间灵活可变。


a21b7c8085e19e587e3ea9b817f44d80.jpg

©benesse-artsite.jp


最后的“I邸(2015年)”是把空房子改造成白色的画廊。它也被解体过一次,设计时留下了大部分的部件,并且增添了两扇崭新的大窗户呈对角放置,以此把里外连接起来。

以上这些就是第一阶段的小型画廊的说明。我想在不同的区域,都已经是乡村与艺术融合这么一种情况。但是,在不断建造这些画廊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假如能让来访的人在岛上停留得更久一点,这里的对外交流也许就会发达起来。因此,我们目前正在开发的一个新项目,建造一个人们可以留下的地方,就是振兴犬岛的第二阶段。


2bac643a52455779a3665f961ffe3780.jpg

©benesse-artsite.jp


把我今天举例过的画廊都欣赏一遍,仅仅只需要20到30分钟,犬岛就是一个这么小的岛屿。岛的外围也只有3公里,1小时就可以走完了。所以假如我们只是过来看看画廊就走,觉得岛上其他事物可有可无,那就没什么好逛的,现在只剩下等待下一趟回程的船了。我觉得那样太浪费了,我想让大家在岛上待的时间能更久一点,至少要有一种无暇思考时间流逝的感觉。



©SANAA


首先,我对一个略微偏离中心的古温泉进行翻新,同时我还设想打造一个能在岛上生活的地方:“犬岛生活植物园”。我们制作了鸡舍饲养小鸡,建立一个净水系统,再接着进行发电,就这样建造了一个可持续循环的地方,这样人们就会聚集起来。有了这样的想法以后,渐渐地“把整个犬岛都利用起来”,“与其把每个展览点当做美术馆,不如把这个岛当做一个完整建筑物考虑”这样的热潮在岛上越来越受推崇,我也从2~3年前就和学生们一起,在研讨会上进行构想。


我还想到,可以在岛上建住宿设施“犬岛stay”。因为把空下来的一间空房子进行翻新,要花一大笔钱,而把空房子附着的小仓库改成有1到2张床的休息空间相对简单,这样来岛上的人就可以在这过夜了。同时,我们还可以建一个公共区,带厨房和澡堂,晚上大家回自己的床上睡觉,早上起来还能聚集在一起,就像市场或者集市那样,是一个可以让游客和当地人多接触,多交流的一个地方。在季节还不错的时候,人们可以在海滩或者山间游玩,也可以安心入睡,整个岛就是一个旅馆、就是自己的家、学校。公共区的空间要做多大,目前我还在和我的学生们交流讨论。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活动,比如说和学生一起恢复公路上的植被,砍伐长大的竹子,修复缝纫厂设施,把它改造为集会的地方。另外,我还在岛上举办各种讨论会,比如曾有一次,我邀请了在“I邸  ”展示过的小牟田悠介老师,请他用油画记录下在岛上的点滴生活,还有料理的活动等等。我们还和景观专家一起思考讨论这个岛屿植物的未来。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试图在逐步建立岛屿的建筑和环境时,考虑岛屿的未来。


答疑


——在对建筑的设计主张和过程上,和年轻的自己有什么不同吗?


妹岛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以为没有经验也一样可以做设计,但现在我认为这种经验是很重要的。这种思维方式随着年龄而变化。此外,有一种印象是,现在的建筑都被认为要像是专业木匠的完成品那样均衡稳定。但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建筑并不一定与当地环境相匹配,如果从大方向看的话,可能会对环境产生负荷。


西泽

当我年轻的时候,说是鲁莽也好爱钻牛角尖也好,对一个事物会有不寻常的执着,甚至对一个功能也是。例如极大地强调某项功能或是仅用某种理论建造建筑物,非常地极端和激进。即使是现在,我依然重视功能,但不会过分关注每一项的内容,相反我觉得创造适合人的地方更重要。我发现,即使功能发生变化,也还是会留下什么,但无论功能是什么,如何创造一个人们的住处依旧是一个大课题。

 

——您二人对与建筑材料有什么讲究吗?


西泽

我认为选择材料首先考虑的是构造。无论是木结构、混凝土结构还是钢结构对建筑物空间有很大影响。结构,并不是只与坚固性和稳定性有关系,还是决定空间的氛围的决定性材料。


妹岛

我在参观世界各地的城市时,发现有石造街道、木造街道等等各种街道,从这些城市里的街道中,我深刻感受到材料的重量感决定了街道的氛围。我觉得材料的重量和气氛对人的影响要大于材料表面的外观。

 

——在做建筑时,你们各自会考虑些什么?在一些项目的重要决策时间点上,有什么事是你们比较重视的呢?


妹岛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如何建立一个刚刚好的连续的空间。在与客户对话时,如果他们说“我想在这里改变一点点”、“把这两个的功能合在一起吧”,这样的话,就会完全改变我之前构架的基础,于是只能放弃之前的方案,并从头开始。回想起当年,我的制作方法可说是很青涩。有一次,我在国外工作,由于人体尺度在西方是不同的,因此一些细小的尺寸基础是完全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拘泥于细微的尺寸,而是采用了稍微放开的设计方法。


西泽

我个人会比较在意建筑的空间尺度感。然而,有些符合人体尺度的空间,有时也会令人郁闷和局促,有些不符合人体尺度的空间,例如超大空间也可能会让人感到舒适。我认为人类的空间舒适感不一定来自完全吻合人体尺度的空间,而是体现在其他地方。例如,相比个别尺寸的重要性,建筑内部协调和秩序对于建筑来说更重要。

 

——对于在学校研究室或设计事务所工作的年轻人,现在需要考虑什么,两位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西泽

筱原一男老师(1925年-2006年)没有事务所,在自己的大学的研究室工作。妹岛老师在研究生时代想去筱原先生的研究室,富永让老师劝说她还是放弃比较好,结果她就没去。其理由是,20多岁的时候不是留在大学,而是应该在设计事务所学习实际项目。


妹岛

关于是在学校研究室与设计事务所工作哪个更好,富永老师说过:“当我未满20岁时,我所欠缺的是实际项目的操练”从这种意义上说,年轻时在大学里呆的不久又怎么样呢?我没有富永老师那么自信,所以当学生来咨询我时,我一定会说“富永老师是这样说的”。我觉得与学生时代相比,社会背景也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年轻时多去接触学习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


西泽

我认为,做建筑的方法,是需要通过实际项目学习的。比如,大家在杂志上看菊竹清训(1928年-2011年)老师觉得他很厉害,但实际上如果不进入他的事务所,就不能学习到他空间和建筑组合的方法。学习建筑的方法就是一次非常具象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学习抽象化的过程,建筑师的思想本身就是这样具体又抽象的吧。富永先生不是说应该在20多岁的时候进行这样的学习?我想,实际项目中的具体化和抽象化两方面都是同时发生的,我认为应该在年轻的时候都体验一下会比较好。



2

  • JEWAN CN

    JEWAN CN 2021-08-10

    很赞

  • Joe

    Joe 2020-10-06

    可以转载吗

留言评论/Comment

工作机会/Jobs
队友招募/Teammates
  • JX4UUNI

    招募竞赛队友

    人数: 若干 ,截止时间:2024.09.01

    招募中/Ongoing
  • 欧洲业余建筑师

    长期招募世界各地实际项目竞赛队友(主要是欧洲)

    人数: 若干 ,截止时间:2025.06.06

    招募中/Ongoing
  • 拿锅铲画画的泥瓦匠

    首届农村人居环境(留坝)公共空间创意设计大赛/第二届大学生乡村振兴(阳泉)建筑创意设计大赛

    人数: 若干 ,截止时间:2024.06.08

    招募中/Ongoing
  • 欧洲业余建筑师

    世界各地实际项目设计竞赛

    人数: 若干 ,截止时间:2025.06.24

    招募中/Ongoing
  • liuxiao

    甲级设计院长期寻找竞赛合作对象

    人数: 若干 ,截止时间:2026.08.31

    招募中/Ongoing
  • zhengzan2015

    招募全球建筑设计竞赛队友

    人数: 若干 ,截止时间:2026.02.28

    招募中/Ongoing
  • peijunfei

    海外设计团队BD合作

    人数: 若干 ,截止时间:2030.03.12

    招募中/Ongoing
  • Propylite

    长期招募队友

    人数: 若干 ,截止时间:2024.08.01

    招募中/Ongoing
  • wzq191315

    设计师组队

    人数: 若干 ,截止时间:2027.08.15

    招募中/Ongoing
  • xixiaosu2020@163.com

    芬兰图尔库历史与未来博物馆国际建筑设计竞赛

    人数: 若干 ,截止时间:2024.11.01

    招募中/Ongoing

赞助我们/Donate

  • 支付宝/Alipay

  • 微信支付/WeChat Pay

感谢您对archrace的支持!

Thanks for your donation!

×

请先登录archrace!

Before publishing, please login archrace!

没有archrace账户?请点击这里!

Don`t have archrace account?Sign up here !

×

注册archrace!账户!

Sign up archrace!

已经有archrace账户?请点击这里!

Already havearchrace account?Loginhere !

×

选择发布的信息类别/Select category

提示:发布前请确认是否已注册并登陆了archrace账户!

Note: please confirm whether you have registered and logged in the archrace account before publishing!

×